請更新您的瀏覽器

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,已不再受支援。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,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。

來平溪放天燈,看礦坑遺址與歷史故事

LINE 熱點

更新於 2023年2月2日 15:45
訂閱

翻開臺灣百年近代採礦史,平溪地區可謂是重中之重。乘著平溪線,循著沿線豐富的礦坑遺址與歷史故事,一同見證盛極一時的山中不夜城如何由興盛走到沒落。

菁桐又名「菁桐坑」,由菁桐、白石、薯榔三個村落所組成,因二十世紀初本地發現質佳量多的石底煤礦,因此一躍而成台灣煤礦產業重鎮,而後經藤田合名會社、臺陽礦業公司等資本有計畫地投入,鐵路與煤礦兩大產業的發展,使此區一度繁榮,撐起臺灣出口經濟半邊天。

進站的火車

▍山城礦都 觀光小鎮

菁桐礦業之發達,可從礦工薪資窺見一斑。一九七〇年代,當一般公職員薪資在六百元左右時,礦工的薪水可高達一千五百元,可謂高收入階層。儘管工作條件頗為惡劣────高溫、潮濕、通風不良的工作環境、連續六小時的高強度勞動,但高報酬依然吸引遠從嘉義甚至花蓮光復鄉的民眾北上,只盼多賺點薪資改善生活。

礦業的榮景維持到了一九八〇年代,由於臺灣經濟起飛,產業由工業轉型為服務業,導致煤礦工招不到工人,加上開採成本日益增加,報酬遞減,使用外國進口的煤礦遠比臺灣開採的價錢便宜,過往低廉價格優勢不再。

一九八四年,台灣的煤礦產業遭遇了嚴重打擊,時任行政院長俞國華任內發生三次嚴重礦災,最終導致三百人死亡,接連而來的重大工安意外為臺灣的煤礦業敲響喪鐘。

一九九七年,菁桐礦業停止開採,這個在五、六〇年代盛極一時的不夜城終步上衰亡。

曾經的礦都不夜城,慢慢傾頹成了無人問津的山中小鎮,人口外移的情況嚴重,曾經在五〇年代有過一千多名學生的菁桐國小,如今僅剩三十餘位學生。

而後,此地隨著平溪沿線景點,依靠天燈等人文景觀轉型觀光小鎮,二〇一一年由演員陳妍希、柯震東主演的電影《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》,二人漫步在菁桐車站的軌道與放天燈的場景,使菁桐紅遍全亞洲,成為各國觀光客前來朝聖的景點之一。

菁桐礦業生活館

▍黑金時代 產煤裕「硐」

平溪沿線的礦業遺跡,除了菁桐還有猴硐。

現在說起猴硐,許多人只知道貓村。其實在貓村對面,有著一整區礦業發展遺跡。

猴硐的礦業發展在歷史上有重要地位,在一九四〇年代,石油尚未普及化的時期,從火力發電廠到家家戶戶炊煮,都需燒煤,位於猴硐的瑞三礦業公司,曾是全台產量最大的煤礦公司,鼎盛時期曾有千位礦工在猴硐採礦,當時由車站望去,儲煤場的煤碳堆積如山。

「產煤裕國」斗大的字樣寫在瑞三選煤廠房上,可看出當時礦產在經濟上的重要地位。礦場建築上也有多項突破,選煤廠採擁有台灣第一座貨用電梯,一旁的運煤橋,採混凝土圓形拱橋設計也是當時創舉,也發展出完善周邊設施如礦工宿舍、福利社、醫務所等,一一重訪這些充滿歲月痕跡的煤礦歷史現場,宛如重新經歷那段曾經輝煌、曾經璀璨的台灣礦業榮景。

礦工文史館

|景點1_瑞三選煤廠

選煤廠完工於一九二〇年,採鋼筋混泥土結合木造方式興建,主體為三層式構造,配有當時台灣第一部貨用升降梯及採用電力運轉的選炭機,是當時最先進的選煤廠,如今由猴硐車站望去,雖二樓以上木作結構已不復存在,但依然可見「產煤裕國」字樣殘存於選煤廠磚壁上,仍能感受出當時礦業輝煌。

瑞三選煤廠

|景點2_瑞三運煤橋

選煤廠旁的運煤橋也稱瑞三大橋,與選煤廠同期完工,現存的圓形拱橋設計於民國五十四年,在當時是全台首創。運煤橋主要將復興坑口採集的煤礦運輸至選煤廠後續作業,橋上也有輸送帶將揀選出的土石與煤渣送往「捨石山」堆置。在礦業沒落後橋樑封閉,但猴硐居民仍使用橋梁通行基隆河至車站,終在民國九十九年重新修整後,也開放讓遊人也能走上橋體驗昔日礦業榮景。

瑞三運煤橋

|景點3_猴硐礦坑休閒園區

猴硐坑位於運煤橋對面山壁,已被私人承購並規畫為礦工體驗園區,園方修復礦坑使用的「三分車」鐵道及日本加藤重工業生產的柴油機車頭,讓遊人能搭乘往日礦業所使用的交通器具,園內動態保存採礦用的各式器具,包含氣動機、手搖車等,可讓遊人親自動手體驗。

猴硐礦坑休閒園區

|景點4_猴硐礦工文史館

位居瑞三本坑旁的礦工文史館,原本是坑口旁的廢棄辦公室,經由幾位在地老礦工重新整理成為展覽礦業文物的空間,並且親自導覽過往採礦時的歷史故事。文史館中完整陳列礦工所使用的各項器具,甚至連當時的員工證、出勤紀錄表等相關史料文件皆有保存,相當珍貴。

侯硐礦工文史館

|景點5_真樸齋

真樸齋前身為台陽礦業公司石底俱樂部,為當時的董事長顏欽賢先生所建。一九三九年落成,風格為和洋折衷的建築,由玄關的彩繪玻璃、馬賽克拼貼地面可見當時工藝之精緻。為公司招待賓客、員工訓練時的休憩場所。因建築物規模宏大、施工精美,外界常誤以為此為太子賓館,但落成時間與裕仁太子到訪臺灣時間相隔十七年,時間相隔甚遠,望外界勿再以太子賓館稱之。

|景點6_石底大斜坑遺址

參觀完礦業生活館,可步行至鐵路上方的石底大斜坑遺址,石底大斜坑於一九三七年啟用,主要功用為將一、二、三、五坑開採的煤礦由由此處集中運出,降低搬運成本。如今所見之斜坑口因遺址地貌改變,故僅露出部分。

石底大斜坑遺址

▍帶路玩家

李溫泉 菁桐坑文化觀光發展協會理事長,也是菁桐第一家柑仔店「温泉商店」的老闆,親自見證民國五〇年代菁桐礦區的發展。

楊錦聰 資深文史工作者,長期擔任平溪導覽協會導覽員,對於菁桐當地的人文歷史及建築遺跡有相當的研究。致力於推廣家鄉的特色

李溫泉(右)與楊錦聰(左)

周朝南 猴硐礦工文史館創辦人,從事礦工資歷達六十年。號召老礦工以每人每月三千元養老金,籌建文史館與歸廣礦業文化。

周朝南

【本篇獲得「發現心臺灣」授權,原文在此

更多發現心臺灣

發現心臺灣 FB粉絲專頁

● 本篇提到的景點在哪裡?

▶ 菁桐車站立即收藏❤️

▶ 猴硐車站立即收藏❤️

▶ 瑞三選煤廠立即收藏❤️

▶ 瑞三運煤橋 立即收藏❤️

▶ 猴硐礦坑休閒園區立即收藏❤️

▶ 猴硐礦工文史館立即收藏❤️

▶ 真樸齋立即收藏❤️

▶ 石底大斜坑立即收藏❤️